全国青年书法家、台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负责人(中硬协已批复筹)和书法(写字)教育专家张学团先生,从小受懂易经与卜卦的祖父张哲米、在当地学校教语文并写得一手好字的父亲张理苗(隶书行书见长,总结汉隶字形以横长方形为主,行书大大小小字形以圆形为主,得王羲之等大家书法结构精髓)以及曾得到善于书法秀才陈先生亲传的母亲陈菜英等家庭影响,受到易经八卦、书法笔墨等方面的耳濡目染,从而自幼酷爱易理与书法,对汉字规范字形特征和分类以及书写定位工具等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用数学几何原理解决写字结构问题),独创了字形新概念和习字定位新理念体系,为传承和保护以“田字格”、“回宫格”、“米字格”、“九宫格”以及由其发明的“八符格”及其传承的古老的“汉字羲字术”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书法初学唐楷,后深入学习魏碑、隶书和二王行书。自学生时代即深受祖父和父母辈家学渊源传承的影响,在头脑里形成了挥之不去的“八卦图符”的印象,并将其与汉字书写实践与教育有机结合,打破了以往以基本定位正方格代替汉字总体字形的汉字是“方块字”的简单机械的固有概念,提出了以圆融和合为特征的汉字,实际上具体可再细分为横长方形、竖长方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正梯形、倒梯形以及正方形和圆内接等边八边形等八种类型图形,囊括汉字结构的全部,但在总体上是“圆形字”的字形新理念(规律+图形=窍门)。 在此基础(温岭师范学校学时代探秘),他又进一步进行了大量的潜心研究和探索实践,二十多年来,创造性地发明了中国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汉字习字格“八符格”(习字工具),并编著20多种30多册各类“八符格”习字速成教育教材系列出版发行,进行了有效的全国性推广与应用,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汉字古法羲字术及其定位格体系,数十年如一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特出的成效,获得了广泛持久的全国性社会影响。 以“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为当代特征的台州,是“中国和合文化之乡”,是中国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汉字的“圆形字”的发现和“八符格”习字格的发明,也为中国(台州)的和合文化提供了典型范例和鲜活样本。


|